查看原文
其他

论述题开头宝典(二)

觅游宋于字 觅游新传考研 2022-07-27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整合作者丨觅游宋于字
编审丨觅游侧影学长
排版丨美工弟弟SC



跨文化传播


研究背景

一般认为,跨文化传播研究始于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 霍尔(Edward Hall)的小册子《无声的语言》。随后,这类研究逐渐遍及欧美。在我国,初期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开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当时主要研究对外国际交流。

(图源网络)
名家观点观点一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说:“每一种思想最初总是作为一个陌生的来客出现的.”文化也一样。除了我们自己的文化,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陌生的文化,它们都是陌生人智慧的表现,只是很多时候我们视而不见或不能理解。(图源网络)
观点二
齐美尔(Georg Simmel)曾提出陌生人理论,陌生人是指那些今天来、明天走的漫游者,或者不完全被社会系统的其他成员接受的人。(图源网络)


齐美尔(Georg Simmel)认为,陌生人用不同于我们的方式观察社会系统,带来了远距离视角的独特优势。


他不受约束,更容易摆脱社会规范,在与群体的交往中拥有多元文化视角,因而能在交流中以对方的视角看问题,用普遍、客观的方式看问题,成为文化体系之间的漫游者。


这样的人是向交流自由里填充了内容的人,是与世界发生普遍交往关系的人,因而是真正自由的人。


可以说,在陌生人身上显现着跨文化传播的基本元素:社会距离、跨界生存、同质与异质的关系、开放与封闭的文化系统。


观点三克思(Karl Heinrich Marx)认为,只有通过世界交往,人才能得到全面发展。一个人的特性怎样发展为多方面的或是地方性的,决定于世界交往的发展,决定于他和他所生活的地区在这种交往中所处的地位。


个人的真正的精神财富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财富。仅仅因为这个缘故,单个人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的能力。(图源网络)
热点案例国产纪录片中,饮食类纪录片是华夏饮食文化的载体,2018年《风味人间》以美食为主题为观众缔造了一场文化盛宴。与同题材其他纪录片相比,《风味人间》具有明显的世界性。


《风味人间》纪录片立足于美食,抓住了美食表象隐藏下人类欲望的共通性,通过影像化的方式将美食的诱惑和震撼传递给受众,将人类对美食的渴求与向往意识贯穿于作品始终,借此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在这一策略的指导下,纪录片重点对美食做出了竭尽全力的视觉展现,无论是哪一地区的何种美食,在纪录片中的影像展现都产生了激发受众渴望的作用。

换而言之,《风味人间》在美食展现的基础上,用情感欲望作为手段,使受众从内心深处产生了共同的联想与期待,凭借这种叙事方式降低了跨文化传播的难度。

(图源网络)


学术概念

美国跨文化传播学者萨默瓦(Larry Samovar)关于跨文化传播的定义是:“跨文化交流指的是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他们的这些不同足以改变交流事件。”对跨文化传播而言,文化像一张网将这种传播包裹起来。


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传播,交流是自然的,甚至感觉不到这算个什么事情。一旦进入跨文化传播的情境,传播就成了一件显在的事情,因为传播得以进行的符号组合、规范、意义都存在差别。


这时“文化”之于跨文化传播具有决定性意义,哪一方熟悉对方的文化、掌握对方的符号组合的规范和意义,哪方便处于主动一方,自身的文化首先影响对方。


跨文化传播不仅表现为不同种族、民族、国家之间的交流,人们因分属不同群体或阶层而形成的各种亚文化之间的交流,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视为跨文化传播。(图源网络)


科学传播


研究背景

作为一个特定研究领域的科学传播的发展,离不开多年来的科学普及的实践。然而科学传播的学术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恰恰起步于对传统科学普及活动的批判。


科学普及作为一种有组织的实践,诞生于19世纪下半叶。这个阶段的科学传播,以用浅显的语言向公众报道和解释科技进展为主,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一词也是这些活动的贴切描述。 


两次世界大战中科学技术发挥的重要作用,让各国政府和科学界普遍认识到提高公民对科技事业支持的重要性,提高公民科学知识水平被普遍认为是提升民众拥戴科学的必经途径。


美国政府从1970年代开始进行全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这构成了作为研究领域的科学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传播作为一个专业研究领域的兴起,与1960年代末的环保、反核和反战运动中,公众对新兴技术可能造成的环境和健康伤害的担忧紧密相关。其时,代表不同利益的科学观点的竞争,让社会对科学家和政府的信任度显著下降。


面对这种情况,英国皇家学会1985年发布了《公众理解科学》报告,这一报告,以及随后于1992年创办的《公众理解科学》和1994年创办的《科学传播》两份学刊,标志着作为专业研究领域的科学传播的诞生和发展。


《公众理解科学》报告认为,由科学家教育公众来理解科学的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公众对新兴技术可能造成的环境和健康伤害的担忧,以及他们对科学家和政府的信任度下降等局面。


因而,“理解”(understanding)不仅仅包括对一些科学事实的了解,还包括对科学活动及科学探索之本性的领会。(图源网络)
有关数据
数据一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显示,2018年公民对科技发展信息感兴趣的情况分别为:“环境污染及治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新能源开发及利用、宇宙与空间探索、遗传学与转基因技术、纳米技术与新材料”。


从这些备受关注的科学传播议题可以看出,更多的与公众生活相关的内容逐步成为科学传播的主流内容。


数据二

根据《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17——2018)》的数据显示:新媒体已经成为科普能力指数的增长点。


“根据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个城市的调查,科普信息获取渠道已经转移到手机端和电脑PC端,分别占96.8%和87.33%”。


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效运用新媒体进行科学传播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现实需求。


名家观点
观点一在现代科学传播理论的奠基人米勒看来,“理解”的目的不在于使公众赞赏科学,支持科学的发展,而是通过揭示科学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促使公众对科学的全面认识。


观点二2000年英国国会上议院发布的《科学与社会》报告标志着公众参与科学模型的正式提出。


该报告认为,过去的科学传播只是从科学共同体到公众的单向的自上而下的传播模式,而当前的科学传播应该聚焦于对话,或者说科学家与公众的双向交流与互动。


这一模型强调科学界作为民主社会的一员,在科学与社会的相关性上,并不比其他知识人群具有更高的发言权。


因为公众对科学“兴趣有余,信任不足”,科学“正在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社区,从而参与到对话中去,旨在获得相互之间的理解”。

热点案例案例一

2015年3月26日晚,崔永元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大讲堂”上,发表了题为 “班门弄斧转基因”的演讲。


在提问环节,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热心科普的卢大儒举手提问,崔永元与卢大儒随即爆发了长达17分钟的争论。这段视频被发布到网络后引发了强烈反响。


对这一事件的媒体报道没有建立让双方平等对话的平台,让科学与公众之间的裂隙再次加大。

(图源网络)


案例二

央视综合频道《加油!向未来》是国内首档大型科学实验节目,节目“以综艺为外衣、以科学为内核”,以“把科学实验搬上综艺舞台,向全民普及科学知识”为主旨,将科学节目与综艺元素巧妙融合。


通过明星与科学爱好者组队闯关对抗的形式,将娱乐化的表现手法与科学实验巧妙融合,展现了科学的奇妙无穷,生活的妙趣横生,为电视科学类节目的 创新表达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本。

(图源网络)


案例三

2019年4月10日,全球首张黑洞照片在网络上引起轰动,果壳网以《黑洞你好:第一次拍到你前,我已经无数次描绘过你的样子》为题进行报道,在文中不仅使用幽默的网络语言,如“爱因斯坦叕对了”等,还将受众熟悉的好莱坞影片《星际穿越》引入文中。


新媒体语境下的科学传播在内容定位上贴近公众的现实需求,语言风格个性化、生活化。

(图源网络)


学术概念

翟杰全通过借鉴传播学中的用语为科学传播定义,“科学传播是指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


广义科学传播主要是以科学理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文化为传播内容,以传播媒介如报纸、书籍、电视、网络等为载体,面向研究人员和公众的传播,从而不断发挥科学为社会进步服务的效力。此定义包含了科学传播的两个层次:一是科学家内部的传播;二是面向公众进行的科学普及。


狭义的科学传播更多的是指科学传播层次上的后者,即以公众为主的,通过传播媒介,实现科学与公众的对话交流,并在互动过程中使科学发展更体现公众的意识要求的科学传播。



健康传播


研究背景

健康传播研究的起源和发展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1971年由美国医疗专家和传播学者合作推进的“斯坦福心脏预防计划”,被视为国外健康传播研究的里程碑。


随后,美国有大量传播运动围绕防治艾滋病、拒绝毒品、药物滥用预防等主题,促进了公共健康与媒介传播、信息干预之间的结合。


国内早期健康传播研究是顺应危机管理的需求而生,研究内容侧重于关注信息传播与政府对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管理之间的关联,而公共卫生领域则“健康教育”统摄“健康传播”,强调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缺少传播元素的融入。


1987年,北京召开的全国首届健康教育理论学习研讨会可以视为大陆健康传播研究之起点,会上第一次系统介绍了传播学理论,提出了在健康教育中运用传播学。


1989年至1993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政府第四期卫生合作项目中增加了健康教育,且首次提出并确立了“健康传播”的概念。


热点案例

丁香医生”微信公众号于2012年8月23日正式上线,是隶属于丁香园旗下的专门为公众提供健康资讯的平台。在中国健康类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行榜中,“丁香医生”长期占据榜首。


据清博指数统计,2019年3月份,“丁香医生”微信公众号总榜月排名第10,总 阅读数高达“2648w + ”,总在看数“24w + ”,WCI (微信传播指数)为1479.35,远超同类健康微信公众号。


“丁香医生”积极转变自身角色定位,严格把关自身团队的专业性,为大众提供了大量通俗易懂的健康资讯,在当前互联网医疗时代下,对健康传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图源网络)


学术概念

罗杰斯(Rogers)把健康传播解释为“将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可以接受的健康知识,通过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从而有效提高社区或国家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为目的的行为”。


盖斯特马丁(Geist-Martin)等人在《健康传播:个人、文化与政治的综合视角》一书中指出,健康传播是“作为个体或集体的人们了解、塑造和适应健康与疾病的象征性的过程”。


国内学界提出了健康传播研究的多重视角和九个方向,具体包括大众健康传播媒介与效果研究、组织健康传播、以“医患关系”为核心的人际健康传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传播的外部环境、健康传播与文化、艾滋病/安乐死/同性恋/器官移植/等特殊议题、健康传 播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


刘瑛提炼了健康传播研究的六大分支,包括医患传播、健康传播运动、大众媒介的健康传播、危机传播、健康传播中的新技术、健康传播研究方法等。

(图源网络)



网络舆论


名家观点观点一罗马尼亚剧作家奥·巴琅格(O'balunger)曾这样描述舆论:他是个奇怪的人物, 你可以在任何时间、所有地方遇到他,他无所不知,无所不察,什么事情也休想逃过他的眼睛,什么人也骗不了他。舆论似乎有无数的眼睛、无数的耳朵、无数的唇舌, 他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观点二

勒庞(Gustave Le Bon)的《乌合之众》中提到,“群体的信念有着盲目服从、残暴的偏执和狂热的宣传等特 点。”大众在感性情绪大于理性情绪时,容易做出过于情绪化的判断,当不理性的人集中 在一起时,甚至会酿成严重的后果。当民众面对各类新闻信息时保持理性思考,网络舆情 才能更加客观全面。

(图源网络)
热点案例案例一

2017年11月1日早上和11月3日中午,携程托管亲子园教师打孩子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显示,教师除了殴打孩子,还强喂幼儿疑似芥末物。携程表示个别教师严重失职,涉事人员已被解雇,并已经报警。


携程亲子园事件中,除了案件当事人,背后还牵涉到许多不同的利益主体。涉及到的每个群体都有自己不同的利益诉求,反映到社交媒体上就形成了不同的舆论。


普通公众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言论大都代入了受害者家属的情感,而携程相关利益主体则更多的是从企业发展方面来考量。


同时,携程亲子园事件中 还存在舆论引导力缺失的问题。在网络传播环境下,网民不断地接受与被接受与案件相关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而虐童案件中被扭曲放大的现象不但作为眼球经济的产物,更极大地引发了受众的“集体焦虑”。


事件在经过发酵之后,用户的焦虑愈来愈大,最终众多由于焦虑心理、同情心理等造成的认知偏差促使舆论行为聚集,成为舆论爆发及失衡的重要力量。

(图源网络)


案例二

2018年7月15日的长春长生疫苗事件,由于网络传播迅速形成舆论风暴。此次狂犬舆情的起始点是长春长生狂犬生产线的老员工因个人利益分配问题向监管机关举报。


随后国家公权机关介入调查,真正引起舆论的是自媒体文章《疫苗之王》,但迅速遭到删除,《不要删,删解决不了问题》等文章也因“违规”无法访问,而后含沙射影的如《郑渊洁:我从 1995年起就不信任一些疫苗》《王克勤:签发疫苗报道的总编辑包月阳被免职》等自媒体文章使得舆情迅速蔓延。


此次舆情的爆发路径是个人私域-国家公域-公共领域-国家公域。在三个领域的交汇与相互冲突中,网络舆论以冲突的姿态促使三个领域的沟通与协商。

(图源网络)


案例三

2019年10月12日,网名为“李心草妈妈”者在微博上发文称,其在昆明理工大学读大二的独女李心草于9月9日落水死亡,事发前曾与两男一女接触。她认为女儿死亡可能并非“醉酒自杀”,希望查出真相。


从李心草事件于网络中显现到对于事件的大规模讨论,微博作为舆论场地和信息集散场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共舆论的焦点有指向性的针对办案机关与涉事的社会成员。网络舆论一步步去质询问题,去呼唤真相,推动相关调查的立案与实施。


李心草事件是网络舆论监督的一次高光时刻,它证明网络舆论并非是“群氓的狂欢”,而是推动公共事件解决的重要途径与动力。

(图源网络)


学术概念美国报业巨子、舆论学的奠基者——沃尔特·李普曼在其著作《舆论学》中写道:舆论基本上就是对一些事实从道义上加以解释和经过整理的一种看法。
(图源网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题报告《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中给舆论下的定义:“舆论是一种常常难以进行确切的科学分析的集体现象, 它是同人的社会性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但是舆论既不是暂时无变化的, 也不是从地理角度上构成一个整体的”。


南京大学出版的《新知识词典》认为:“舆论是指国家、集团、个人对某一事端或社会意识倾向所出现的议论漩涡,是意识思潮的一致性与分歧性的反映。它有着对政治、道德、经济、社会、意识的潜在权威性与评判性”。 


我国学者谭伟给舆论下的定义是: 网络舆论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



 参考资料 

【1】陈力丹.认识跨文化传播[J].传播学研究——名家讲坛.2017(1):21-23.

【2】范波.从《风味人间》看国产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J].中国电视.2019:109-112.

【3】贾鹤鹏.科学传播的溯源、变革与中国机遇[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2):64-75.

【4】王大鹏,钟琦,贾鹤鹏.科学传播:从科普到公众参与科学[J].新闻记者.2015(6):8-15.

【5】冯馨戈.科学综艺节目在“科学传播“中的探索[J].采写编.2019(3):173-175.

【6】张婷.新媒体语境下科学传播的现状与发展[J].科技传播.2019(6):180-181.

【7】赵明月.互联网时代科学传播的新路径探析[D].暨南大学.2013.

【8】孙少晶,陈怡蓓.学科轨迹和议题谱系:中国健康传播研究三十年[J].新闻大学.2018(3):84-97.

【9】张晴.互联网医疗时代下微信公众号的健康传播研究——以“丁香医生”为例[J].今传媒.2019(9):80-82.

【10】张雅迪,梁玮.从公共领域视角看“长春长生疫苗事件”中的网络舆论[J].科技传播.2019(6):109-110.

【11】徐冠群.李心草溺亡事件:网络舆论监督如何见效?

http://views.ce.cn/view/ent/201910/15/t20191015_33342524.shtml

-END-



往期回顾

每周一考02复盘:思考越多,收获越大!
听说你们在等一篇专题策划。
热点30分| 当微博上没了“国民老公”和“wuli韬韬”,我们还能看什么
基础知识清单:稳住,你就赢了
大报小传:《申报》与《大公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